“夢想之旅”已經走過五個年頭了,我很自豪能夠伴隨她一路走來。5年間140多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數不清的學校與禮堂,排山倒海的掌聲與歡笑,聚光燈下講師們的汗水,學生們火熱純真的笑臉,紛亂糾葛的城市影像,交錯在車窗上的路燈與陽光……
所有這一切,歷歷在目。感謝所有參與過“夢想之旅”的同事,感謝那些大力支持這個活動的學校和老師,更感謝講臺下面幾十萬張年輕的面孔。我們相伴的時光在我的眼前劃過,不停地在我心中積淀磨礪,在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漸漸清晰、漸漸堅強。“夢想之旅”,永遠是我心中最具光芒的一個瞬間。
——陳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公共關系與市場推廣部市場經理,“夢想之旅”總執行
今年“夢想之旅”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銅陵的一所高中,學生作文展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梗概如下:“我是學校的體育特長生,費勁努力參加了全市中學生田徑比賽的標槍決賽,決賽當天下午5時,開始下起毛毛細雨,令我無限失落的是大量觀眾開始退場,我惟一能做的是把觀眾臺想像成熱情爆棚的觀眾,把風聲聽成觀眾的喝彩,為了心中虛幻的歡呼和掌聲,我把比賽堅持完成,當比賽結束時我才深深懂得夢想其實需要鼓勵,即使有時是內心深處自我的鼓勵。”看完文章,感慨頗多,表面上“夢想之旅”是在播種夢想,其實對個性鮮明的當代學生,夢想早已種植在每個人的心中,新東方人能做的更多是:告訴他們有夢想的人值得人去尊重,值得為自己喝彩。那天的講座,我格外賣力,因為我覺得,我的夢想也被鼓勵了。
——劉暢,長春新東方學校校長,“夢想之旅”2009第二條線講師
每個人都渴望實現自己的夢想,其關鍵是看我們是否足夠用“心”。一般用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叫“心情”(Heart),即對自己喜歡的事物傾注情感,如同一部電影名《速度與激情》,兩者兼備,所學的東西才真正屬于我們;第二階段叫做“心智”(Mind),說的是要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或者方向,因為方法方向往往是比速度更為重要的追求;第三階叫做“心志”(Will),說的是我們做事情的堅持,而無數事實已經證明,任何需要考驗我們堅持的事情,沒有能夠不能夠,只有值得不值得,沒有值得不值得,只有愿意不愿意;第四個階段叫做“心靈”(Soul),說的是夢想和我們成為一體的感覺,如同御劍江湖的最高境界則是手中無劍,心中無劍,人劍合一的境界。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經?吹綁粝雽崿F的瞬間,那些經歷過四種境界的人熱淚盈眶百感交集的原因。
我們,為夢想而來;我們,為夢圓而去!
——張卓,南昌新東方學校國外考試部主任,“夢想之旅”2009第一條線講師
關于“夢想之旅”的首要記憶,是長路驅馳的漫漫車程。其間的可愛插曲,往往是在陌生城市阡陌縱橫的路口,被高科技產物的導航系統一次又一次精準無誤地引入歧途,好在時間安排恰當,從未誤了講座。逡巡于江南醇美的暮春景致,我們如入桃源,薰風南來,暗香盈袖。前方等待我們,有熱切激昂的萬千學子。懷著殷切期許,他們有投入的聆聽和青春的歡顏。炫目的燈光下登臺,如潮的掌聲中謝幕,每次演講中目光與他們相遇,那一刻,心底頓時涌滿澄澈的愉悅和虔敬的感恩。
——齊文昱,新東方實用英語學院院長,“夢想之旅”2009第二條線講師
2008年和2009年,我連續兩年參加“夢想之旅”。每次“夢想之旅”結束,回到公司上班都像重新注入了無限的活力,我非常慶幸自己有機會參加這每年一次的精神盛典。每一次聆聽講座,我都把自己當成第一次聽演講的學生,從各位名師的演講中汲取養分。“夢想之旅”對我來說也是“感動之旅”,感動于從學生眼中看到從迷茫到希望的改變;感動于講師們無私的智慧分享;感動于新東方所到之處定會掀起激情人生的浪潮。
新東方就是這樣一個既感召人們積極向上又充滿愛和奉獻的機構,讓置身其中的我們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希望明年我能繼續跟隨“夢想之旅”。
——息培根,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總公司總裁辦秘書,“夢想之旅”2009第二條線執行人員
雖然這已經是我第二次加入“夢想之旅”的行程了,但不免還是緊張。不僅因為這次講座全是“大腕”級人物,更因為本次行程安排得超級密集,經常是下午和晚上各有兩場講座同時開始,幾位講師輾轉在各個講座場地之間。“搶時間、保安全”就成為我們的“座右銘”,這時我嘴里就經常哼唱起了“馬兒,馬兒,你快點跑”,心里恨不得把我們駕駛的汽車變成奔馳的駿馬,手中握著的方向盤變成馬鞭,不斷地“抽打”汽車,飛馳達到目的地。
“夢想之旅”講座結束了,我們三位司機也獨自駕駛著各自的“坐騎”開始了返京之旅,回頭看看車上空空的位子,回想起前幾天的熱鬧,不免有些失落,也更加懷念我們這個組建不到10天的美女帥哥團隊了。在我們返京途中,收到了俞老師給各位“夢想之旅”成員的感謝短信。我們是新東方這個大家庭中最最普通的一分子,從事著最普通的工作,而能夠跟著這個大家庭不斷地傳播“夢想”的精神則是我們的榮幸和榮耀,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叫新東方……”
——張術彬,北京新東方學校司機,“夢想之旅”2009第三條線全程司機。與侯濤師傅和謝忠良師傅夜以繼日,輾轉11座城市,行程6000多公里,圓滿完成了任務。
“夢想之旅”開始于2005年,最初的想法源自俞敏洪老師大篷車的活動建議,他希望新東方創業元老們與大學生們進行一次親密的接觸。我們為這個活動草擬了很多名字,比如,“點燃夢想”、“百所高校巡講”、“英語學習與人生奮斗”等等,但都感覺沒有到位,沒有抓住“魂”。有一次,我在洗手間的時候,俞老師也進來了,他問我活動策劃得怎么樣了,我說:“我們取了一個名字叫‘夢想之旅’,您覺得如何?”俞老師當時初步認可了。之后,我們4個人的團隊沒日沒夜地寫活動策劃方案,總共寫了十稿,歷經一個月的反復修改,最終,方案獲得領導的首肯。那一年的“夢想之旅”,我們分派了三組隊伍做前期的工作。一撥人先考察,再一撥人排查,最后才是具體執行,大家都依序工作,互不見面。我們甚至還發動了很多部門的同事,一起做考察和排查階段的工作。
——張才亮,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公共關系與市場推廣部市場主管,“夢想之旅”執行人員
美國黑人詩人Langston Hughes曾這樣寫道:Hold fast to your dreams,for if dreams die,life is a broken-winged bird,that cannot fly.休斯的字里行間,夢想對于人類的價值和意義不言自明。而這次“夢想之旅”中,所有關于夢想的抽象概念都被幾幅場景圖具象地、深深地刻在我的記憶里。第一幅圖是一群學生為了來聽講座,趕了3個小時的路,氤氳中,我看見他們發梢上是那天鎮江第一場春雨的垂滴;第二幅圖是在淮陰清冷的春夜中,一支顫抖的筆尖詳細地記錄著講師們的字字句句;第三幅圖是中國礦業大學一個略顯破舊的講堂中,擠滿了學生。雖然我不能看清楚他們,但聚光燈下我似乎產生了幻覺,看到的是一張張生如夏花般絢爛的微笑。所有的陳腐氣息,都被青春燃燒得灰飛煙滅。他們都像休斯所描述的那樣,展開他們的羽翼,擁抱自己的夢想。
問我的夢想是什么?我的夢想不足道,也許只是讓那些求知若渴的莘莘學子在英語學習中少些痛苦多些快樂,給那些在逆境中不斷奮斗的孤獨者一些堅持下去的力量。Emily Dickenson寫過:If I can stop one heart from breaking, my life shall not live in vain. 這就是我小小的夢想。
——夏鵬,南京新東方學校教師管理委員會主任,“夢想之旅”2009第一條線講師
俞老師說:“分享你的好意、分享你的善良、分享你所擁有的東西,你收獲的將不僅僅是你付出的……”我突然明白,為什么“夢想之旅”可以走得如此遙遠、如此震撼。因為,“夢想之旅”本身就是一種分享。
前輩們——“夢想之旅”的主角,他們分享曾經經歷的故事,分享成長、成功背后的思考和感悟;他們——負責協調、執行、組織的高校老師,參與活動的同學們,他們分享曾經收獲的感受,分享激勵自我的動力,分享對未來的期望;我們——不同站點、隨行的同事們,互通電話、郵件、短信,分享工作的經歷、經驗,分享現場的點滴感受和震撼,分享完美謝幕瞬間的自豪感與興奮。我們共同分享“夢想之旅”的魅力。在探索成功的路上是沒有捷徑的,但是,一個懂得分享的人,一個懂得如何分享的人,一個懂得如何更好分享的人,在分享的過程中,一定會感受到分享所帶來的快樂和成長。
——孔瑋,北京新東方學校市場部活動專員,“夢想之旅”2009第三條線張家口站負責人
一段時間以來,每天上班前必做的事就是打開新東方集團網站瀏覽“夢想之旅”的最新消息,心會隨著記者筆端的文字與圖片飛向遙遠的城市,耳畔會再次回響起新東方老師們那激情昂揚的演講與臺下學子潮水般的掌聲,回味悠長。
作為蘇州新東方學校的市場工作人員,我很幸運地見證了“夢想之旅”與蘇州的三次邂逅:2005年,大學時代的一場饕餮盛宴;2008年,擦肩而過的遺憾和提前演練的考驗;2009年,一年之后的約定與成功背后的淡定!經歷“夢想之旅”的洗禮,我對新東方有了更新更深的歸屬感。“夢想之旅”這樣集團層面的活動,讓工作在全國各地的新東方人真正感受到了新東方的全國影響力和強大號召力。像我這樣奮戰在一線的新東方人,在以后前行的道路上,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和挫折,也會感受到背后強大的支撐。讓我們期待更多的精彩!
——王成航,蘇州新東方學校市場部副主管兼北京新東方前途出國咨詢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市場主管,“夢想之旅”2009第一條線蘇州站執行人員
已經是第二年走過“夢想之旅”,雖然路上盡是辛苦和疲憊,但留在記憶中更多的卻是感動和歡樂。
10天的路程,每位講師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著我,從他們身上我真實體會到了新東方精神,他們每個人不平凡的奮斗經歷和待人和藹親切的態度,不僅讓聽講座的學生們更使我感受著榜樣的力量。也許一路上對走過的每一座城市沒有印象,但是講座舉辦學校里學生們的熱情、他們對知識對新東方的向往時刻提醒著我:我們所做的不僅僅是一份工作、一份事業那么簡單,我們有更重的責任,這份責任承載了無數學生們的期望和夢想。一路上令人感動的事情太多太多,身邊的工作人員為每一場講座的順利進行全力以赴,不辭辛苦。10天,10座城市,不算少的時間,不算短的路程,我們一路同行的講師們、同事們都在“夢想之旅”的路上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相約來年再同行!
——幺卿煒,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公共關系與市場推廣部公關與媒體事務助理,“夢想之旅”2009第一條線執行人員
2009年“夢想之旅”,不僅是我的第一次,也是徐州新東方學校的第一次。忙碌中品味到了久違的幸福和快樂,幸福來源于新東方特有的精神和魅力,而快樂則來源于講座中“眾樂樂”的師生情懷與激情演繹。在新東方金色的夢想中,每一個人都充實了心靈。“夢想之旅”,讓徐州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呼吸到了新東方的氣息、讓每一位學子開始魂牽夢繞。一束束的鮮花背后,我嗅到了每一位參與其中同學的似火熱情;一波波雷鳴般的掌聲后,我聽出了這座城市的歡迎與支持。
追夢的征途上,我們擁有了是非轉頭空的灑脫和斗志激滿懷的熱情;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更需要有夢想的陪伴,因為生命與夢想如影隨形。我們要做的是:在過程中不斷地努力、創新,讓夢想引領我們踏上人生中的每一段嶄新的旅途。
編輯者:攀枝花家教網(www.toutou518.com)